深圳微视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755-28900096

深汕特别合作区奋力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

2024-08-30 11:30:27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南粤焦点

评论:0

  • [摘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深圳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在这股改革浪潮中,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逐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深汕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深圳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在这股改革浪潮中,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高质量发展孵化器,逐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城市正加速崛起。

    深汕特别合作区紧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在深圳的全面支持和辐射带动下,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推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作出示范,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片火热的“飞地”上,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城市正加速崛起。

    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精会神、埋头苦干,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深汕落地见效,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做实做强广东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

    高质量发展高地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被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之首。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0+8”产业集群,深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更为明晰,步伐进一步加快。

    作为深圳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高质量发展孵化器,深汕特别合作区充分发挥特区和老区政策、要素等叠加优势,在深圳擘画的“20+8”产业体系框架内,精准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制造业当家,以重大项目牵引,依托链主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潜心培育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被赋予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使命以来,“一主三辅”产业集聚发展积厚成势,带动深汕驶入了加快发展、提级发展的快车道。

    在今年7月举办的2024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投资促进大会上,比亚迪宣布投资65亿元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项目,打造电池pack线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再度引发媒体和世界关注。

    比亚迪不断加码深汕,产业落地的“深汕加速度”是一个重要原因。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分别只花了349天、379天。目前,一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已满产,二期作为比亚迪在国内唯一实现厂港联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已实现单班达产,正加快产能爬坡,预计今年生产整车20万辆,产值600亿元。

    在比亚迪龙头项目引领带动下,以京西重工、延锋国际、东风李尔、壁虎科技、佛吉亚等头部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纷纷落地深汕,力劲科技、速腾聚创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供应商在深汕布局先进产能,一条涵盖新材料、电机电控、整车制造、贸易出口等环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步成型。

    今年上半年,深汕地区生产总值为100.65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表现尤其亮眼,上半年增长1554.5%,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53.9%。新能源汽车这一拥有超长产业链、新质生产力不断迸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深汕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近年来,深汕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与新能源汽车这一主导产业协同并进、相互赋能,展现出强劲的产业联动效应。

    今年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壁虎科技携国内首款基于先进数字底盘(滑板底盘)正向研发的新能源商用车全智速轻客亮相,这款充分展现新能源汽车优势,满足物流等多行业市场需求的新车型立刻获得了市场关注。壁虎科技的落户,是深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来规模效应,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的生动案例。“一主三辅”产业协同,形成了优质的产业生态,凝聚出深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重大项目陆续签约、快速落地,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支撑。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聚焦产业所需,落实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特别是以大力度土地整备,前瞻性产业布局建设优质产业园,为深圳工业立市提供新的强力支撑。

    去年9月,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正式授牌,成为深圳首个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专业园区。今年5月,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首次批量供地,高发气体、华特鹏及1个园区公共辅助配套项目摘牌。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将致力于生产电子信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高端原材料,助力突破半导体产业发展瓶颈。2030年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力争把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创新型智慧化工园区,成为深圳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为深圳、大湾区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牢牢守住供应链安全这一关。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累计收储土地43.36平方公里,完成土地供应14.76平方公里,以连片平方公里级优质产业用地承载重大项目,形成了体现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产业特色和优势的空间布局,“好项目,皆可落”的承诺掷地有声,在产业和城市的互相成就中,新质生产力盎然勃发。

    探路区域协调发展 做实做强广东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更大的使命,“双区驱动”战略,赋予深圳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职责。

    创立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深圳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充分发挥“特别+合作”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田园+都市”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特区+老区”基层治理效能的优势,奋力以改革创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实做强东部板块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

    2023年,全国首部明确“飞出地”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正式施行,为深汕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在地方立法范畴内,助力广东在持续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中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示范。落实《条例》精神,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出一系列改革硬举措。

    深汕特别合作区致力于打造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社会治理体系,聚焦产业所需,打破要素跨区域流动壁垒,畅通大湾区与粤东板块的要素流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保障。通过立法顶层设计,《条例》为深汕谋划了符合地区特点,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管理模式,深汕与特区的人、财、物、事关系基本打通,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实行合署办公,按扁平化模式,创新“大部制”机构,精简设置区直机关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等驻区机关,探索构筑起“飞出地”主导管理、责权利统一的飞地经济高效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现在,产业政策、社保等业务在深汕可享受通办待遇,企业、市民办事无忧,“在深汕,是深圳”从理念成为实景。

    深汕依法灵活制定生产要素保障制度,以市场化激发活力、法治化护航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档升级。积极在行政、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开展改革创新试验,特别是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紧抓产业革新风口,深汕探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激励政策,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专班服务,全流程协调解决企业各类需求,尤其是在做优做强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深汕依托改革挖掘存量、扩大流量,例如通过国企开发村集体留用地打造新型产业空间,加快落地蛟湖产业园、智控底盘产业园、智能座舱产业园等6个村企合作项目,实现了企业、集体、居民多方共赢。

    健全深汕特别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以改革和发展化解历史难题。近年来,深汕大力加强与汕尾、惠州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深汕登陆点建设,增强与海丰县深汕合作拓展区、惠东县吉隆千亩产业园的产业协同。深汕坚持改革思维,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发展为突破口,理顺体制机制,分享发展成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合理补偿和长远发展引导群众,创新解决原汕尾与惠州惠东在鹅埠镇的“插花地”争议,实现群众得实惠、深汕与周边兄弟区域加速共同发展。在汕尾,临近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大片区域,深汕合作拓展区也蓄势待发,承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为深汕发展提供了更广阔腹地。

    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多方高效协同的生动局面。在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汕尾海事、海关与深圳交通、港务等部门高效协同,共同服务港口运营跑出了一个又一个“深汕加速度”。同时,聚焦做强小漠国际物流港集疏运功能,深汕发挥深圳港集团优势,不断丰富班轮航线,全方位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今年,小漠港前5个月汽车出口量已超去年全年。多方协力下,小漠港成为深汕打造“一主三辅”产业格局,特别是孵化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出优势。

    赓续特区改革精神,充分实践深圳经验,打造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深汕特别合作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产业发展强化全要素保障,经济社会指标倍速发展,担当起深圳都市圈战略增长极功能,成为带动深圳都市圈辐射粤东地区发展的桥头堡,更为类似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样板。

    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本版图片:通讯员 何柏颖 摄)

    产城乡深度融合 对标深圳打造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以先行示范区标准打造深圳民生幸福标杆,深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办好民生实事,树立民生幸福标杆,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民生配套提升齐头并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加速建设高品质生活新示范区,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产城乡融合凝聚起发展合力。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厂房。

    近年来,深汕积极引入深圳优质民生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全区住房、医疗、教育、就业、交通水平不断提升,吸引大量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安居乐业。

    “从旧农村搬进崭新房子,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商业配套都好多了。”人居环境改善,是近年来深汕群众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感受。以深汕首个保障房项目深耕村为例,这里的小区花园、休闲设施错落有致,不仅居住有各企事业单位的引进人才,还满足了周边安置群众的住房需求。“安家立业”是深汕给予各方人才的温暖许诺。截至目前,深汕共规划和建设保障房项目(含安置房、产业配套宿舍)115个,保障房建筑面积占比达61%,套数占比达76%,“双六十”住房保障体系已初步构建,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区将新增各类住房6万套,能满足约18万人的住房需求。

    优质医疗不必再出远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平稳运营4年多。规划床位800张、总投资14.71亿元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医院正加快建设,今年1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同时,“空陆一体”30分钟医疗救援体系已经构建,实现深圳、汕尾两市跨区域转诊救治,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学有优教成为现实。今年9月,深圳最大的高中园深圳中学深汕高中园将迎来首批学子,该校建有国内最大、藏书量最多的高中图书馆,同时也是德国博莱斯勒艺术中心唯一在中学挂牌的学校。深圳中学深汕高中园投用,既进一步扩大了全市的高中学位供给,也为深汕本地学子升学提供了保障。目前,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市二高深汕实验学校已经投用,深汕实验学校今年9月开学,市二高深汕学校、深汕外国语学校、百合外国语深汕高级中学、深职大深汕校区等多所学校正在建设,为深汕莘莘学子提供更多教育机会。

    大产业带来巨量就业机会。深汕积极联合企业与周边县市举办企业用工招聘活动,把岗位送到家门口,实现企业人才高效对接,建立劳务协作互联互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高质量基建提升互通效率。深汕着力增强与深圳主城区、粤东地区的交通联系,积极打造“四港五站”“五铁五高”“五横六纵”的立体交通体系,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硬联通”与体制机制“软联通”齐头并进,未来,深汕与深圳市区将实现高铁半小时、公路90分钟快速互通。

    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深汕运用深圳的城市品质力量,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产、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高质量规划“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一幅独特的“田园都市”画卷缓缓展开。大安村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红罗畲族村、百安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建成11个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全区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村庄集中供水、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农村5G网络及千兆光纤网络、村村通公交等6个100%覆盖。深汕已经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6个行政村年收入超百万元,农民从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早期实际管理人口不足6万,到如今已增长超14万,并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深汕产业之旺、民生之优,从人才的纷至沓来中,可窥一斑。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崔霞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南粤焦点

    南粤焦点

    1576文章
    266407.5万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