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微视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755-28900096

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制胜逻辑

2022-03-23 14:09:12

来源: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编辑: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评论:0

  •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关于“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重大判断,再次强调“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彰显了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反腐败的清醒认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关于“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的重大判断,再次强调“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彰显了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反腐败的清醒认识和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反腐败斗争就是重要一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场硬仗,是一场顺应人民期盼、纯洁党的肌体、真正赢得民心的斗争,也是我们党有理论、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的自我革命。其力度之大、成效之巨,中国历史未有、世界历史罕见,蕴含克腐制胜的大逻辑。

    一、党的全面领导为反腐败提供根本保证

    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克腐制胜的首要逻辑是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四个伟大”,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和制度体系上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提供根本保证。

    政治思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部理论,以回答“为什么必须反腐败”作为逻辑起点,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反腐败”,主要是防止因腐败带来的“亡党亡国”。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毫不动摇反对腐败。我们党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引领人民,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认识到,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当腐败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时候,执政党的态度、决心、勇气如何,是决定反腐败斗争胜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与腐败作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既然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执政党和党的领袖有了这样的态度、决心、勇气,就有了克腐败而制胜的强大动力。

    组织领导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必须全党动手,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但首要的是构建党统一领导的反腐机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主要是: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各级党委书记要尽到反腐败“第一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实践证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是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对于推进反腐败斗争具有关键作用。

    制度体系上。党中央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查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清除官场“两面人”,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树起反腐败价值坐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为反腐败斗争树起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价值导向,引领全党坚决铲除党和国家及社会肌体上的腐败毒瘤,有效防止腐败对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风气等造成的严重危害,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需要反腐“清障”。经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前提。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贪污受贿、贪图享受、腐化堕落,致使党的经济政策在地方贯彻不力,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经济发展秩序。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要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以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我们党统筹谋划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部署、工作重点的确定、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去把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政治环境。

    民生福祉建设期待反腐助力。党中央强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切实解决好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党员干部的廉政勤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人民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我们党加大整治力度,清除影响脱贫攻坚的作风和腐败障碍,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强力纠治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严查严办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司法领域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等,切实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主政治建设反腐不可或缺。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民主政治的基本涵义和根本精神,体现在宪法“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等规定中,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必须为民所有、为民所赋、为民所用、为民所监。民主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途径,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公共权力的运行就越规范,对腐败现象的遏制就越有效。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群众对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可形成反腐败斗争的正义力量,可集中大多数人智慧,对权力形成全面约束和监督,防止少数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从而从源头上缩减权力腐败的机会和概率。从制度上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等,对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揭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基本内涵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略。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四者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共同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战略方针的全面落实。

    科学立法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依法治国必须依法治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力度,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科学立法强调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坚持宏观思考、总体规划,既要注意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同其他方面法规制度相衔接,提升法规制度整体效应。既做到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又做到务实管用、简便易行,责任明确、奖惩严明,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

    严格公正执法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严格执法的内涵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做到有贪肃贪、有腐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无论官大官小,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就应受到惩处和制裁。通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严厉措施,彰显法律的震慑和教化功能。公正司法强调程序公正、实体公正。通过公正而准确地查明腐败事实,运用纪律法律恢复被腐败扭曲的法律秩序和社会关系。追求执法对象的平等性和案件的真实性,以纪律法律为准绳,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客观公正地查办案件,尊重和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增强办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彰显不敢腐的法治权威。

    全民守法构筑不想腐防线。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法治必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实践证明,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有多方面的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干部自身的思想、党性、人格。与腐败较量,就是与理想滑坡、信念动摇、觉悟退化较量,一定程度上也是与人性中恶的一面、落后的一面较量,与人内心对财、权、物、色、名的贪念较量。因此,要坚持惩教并举、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自我改造,培育现代文明人格,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时刻遵从内心的良知、坚守道德的底线,切实筑牢抵御腐败的心灵防火墙。

    四、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腐败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为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腐败问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全面深化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深层次、更彻底的反腐败。

    改革压缩腐败空间。从社会现象看,一些地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滋生造成不少问题,是市场不健全、竞争不公平的结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压缩腐败空间。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核心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是完善市场体系、防止政府不当干预和监管不力的根本办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改革就会得到全面落实,滋生腐败的环境和条件才会压缩和减少。因此改革越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职能就会越加强化。

    改革优化权力配置。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是改革的要义。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权力不论大小、不分领域,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会被滥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一是强化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和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强化监督。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巡视监督。三是强化公开。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权力。

    改革完善反腐体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超前思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从总体布局上就要体现防止问题出现、防止腐败滋生的理念和思路。更加注重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廉洁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在制定具体改革方案时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和措施融入各项改革的全过程,体现到各项制度建设之中,先立后破、于法有据、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制度真空,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更加注重廉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制度促进改革,真正建立起体现廉洁性、具备惩戒力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保障改革健康顺利推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融为一体,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形成反腐败的专门工作力量,握指成拳、惩治腐败。

    五、全面从严治党汇聚反腐败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勇于自我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各方面,汇聚起反腐败斗争强大合力。

    正风肃纪的真抓实干力。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纪法合治的强大震慑力。党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一切腐败分子。党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反腐败既定目标。

    培根铸魂的政治坚定力。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以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走出了一条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腐败、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严惩腐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治理腐败的中国道路。

    (作者吴建雄,湘潭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法学会法治反腐研究会会长)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中国反腐败司法研究中心

    3文章
    7.7万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