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微视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755-28900096

大鹏新区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生态文明体制示范样板

2021-10-14 10:07:55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南粤焦点

评论:0

  • [摘要] 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开幕式举行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仪式,深圳大鹏新区获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深圳市大鹏新区成立十年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 积极推动“经济强区”,围绕生态文明建

    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开幕式举行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仪式,深圳大鹏新区获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深圳市大鹏新区成立十年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 积极推动“经济强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家级金字招牌的深圳市大鹏新区,近年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滨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夯实绿水青山生态底色,增强绿色发展永续动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滨海地区“两山”转化有效路径,探索“山海生态+”产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大鹏模式。

    作为深圳市唯一不考核GDP的“生态特区”,大鹏新区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一“牛鼻子”,担当深圳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冲锋舟”,厚植生态优势探索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编制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推动海陆统筹“五联共治”新模式建设美丽海湾,着力打造绿色经济评估体系(GEEP)及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两山”转化“大鹏路径”,助力新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在全省125个县级评价单元中实现“六连冠”,PM2.5由2015年的26微克/立方米降至17.3微克/立方米,连续五年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森林覆盖率高达77.58%,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广东省的26%,豹猫、猪獾等珍稀动物时有出没。

    大鹏新区积极对标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了《大鹏新区落实<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创新建立生态文明量化评价制度、生态文明激励约束制度、生态文明高效监管制度、生态文明考核问责制度等,初步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率先实施了一批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其中,在全国率先推出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形成生态资产清单和管理数据库;率先构建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七大类共计42项指标,形成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率先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率先出台了《大鹏新区区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制度》和《大鹏新区区管领导干部生态审计实施细则》,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模式;制定《大鹏半岛生态保护专项补助考核和实施细则》,货币化生态补偿探索和实践领跑全国;打造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平台,成功举办全国首届“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在全国率先创新构建区域EOD发展模式,形成EOD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一条龙”体系,正推动以金沙湾国际乐园项目为试点,统筹山林、沙滩和海域资源开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最优路径,优化“两山”转化模式,在坝光——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的规划建设中,超过70%的山海林湖原貌被保存,并建设银叶树湿地园,将原本2公顷的湿地扩大到96公顷,保存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部分树龄已超500年;编制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创新海洋碳汇核算能力建设,形成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海洋碳汇核算标准体系,依托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启动深圳首个“海洋碳汇增汇工程”,用于珊瑚礁种植、红树林生态修复、海洋湿地建设。

    下一步,大鹏新区将继续坚持“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的明确要求,以建设美丽湾区为目标,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原标题《造生态文明体制示范样板 深圳大鹏新区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南粤焦点

    南粤焦点

    1576文章
    266407.5万总阅读